秦皇岛

当前选择:秦皇岛

当前位置: 秦皇岛学大教育 > 秦皇岛资讯 > 秦皇岛

2015年高考“理”出战斗力

来源:学大教育 时间:2015-05-08 09:46:56

高三所有学生在“找问题—训练—找问题”的循环中度过高三生活,现在距高考已不足一个月的时间,在最后冲刺阶段中,考生就要突出一个“理”字,把训练成果转化为高考场上的战斗力。

理是攀登,是升华,如果地下没有地基,没有台阶,那就无异于期待一步登天般荒诞。对于理科学习来说更是如此,一位沪上数学名师讲过:“再好的数学老师,都不可能像百家讲坛的讲师们那样,只要讲得足够精彩,台下观众干坐着听讲就能长知识..." ,也就是说,只有通过必要的训练,才能掌握知识点。

经过高三一年大运动量的反复训练后,基础知识已经掌握,剩下就是要理清这些知识点。

 

那么如何理呢?

有些同学喜欢看参考书上总结的必会知识、解题技巧、注意点等,这是对的,但停留于这一步是不够的,必须要有自己的理解,自己动手梳理,通顺了才算掌握了。

 

比如, 拿出一章的知识内容来,要能回答下述问题:

1、这章主要讲了什么问题?核心概念、知识点的定义是什么?

2、这章知识是如何展开的?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如何?

以上两点可用知识结构图或思维导图检验;如果是文科的内容,还可以试着讲课给父母听或自己听的做法,自己说不清楚、甚至是讲不下去的地方,就是问题所在,这样不但可以更好地查出自己的知识漏洞,还可以让复习工作变得更有趣。

1、这章的难点、重点、考点是否已经明确?

2、解题中有什么主要解题方法?有什么常用技巧?有什么常见答题错误和命题陷阱?

以上两点可通过重做经典例题、反思以往错题、找出错误症结来实现。

 

现在是冲刺阶段,时间紧迫,除了上面的方法以外,还可以利用“关键词”联想法,检测掌握的情况。

以“数学”为例,联想某个数学的关键词,比如说线面垂直、二次函数、数量积等等, 然后围绕关键词联想出与之相关的“真命题”,可以是公理、定义、性质、定理,也可以是自己从题目中总结的结论,总之,围绕这个关键词说出数学的命题。说的时候,尽量按一个体系来说,我们将之称之为“系统化”。

以“线面垂直”为例,它的定义是?它的判定如何?判定的定理和判定的方法有哪些?它的性质,线面垂直能够推理出什么等等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于梳理知识、条理化知识、网络化知识。如果每天说一个关键词,有三四十天的时间,数学主干的关键词都可以说得很清楚。

 

另外,理知识与做题要结合起来

强调理知识,不能理解为不做题,最后阶段保证每天的定量训练,对于保持考试状态至关重要,我们反对的是冲刺阶段“开夜车”、“游题海”的无效做法。

做—理—做,高三的学习就是这样往复循环,但每次做的感觉已不一样,正所谓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,理后再做,必能思路更清、步序更明,如庖丁解牛,经过反复实践,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,做事就得心应手,运用自如了。

 

其次,“理”有利于缓解焦虑

对于这个阶段的考生来说,“理”知识是很简单的事情,很多考生甚至感觉这是一种浪费时间的做法,其实不然。

高考越来越近,考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。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是造成焦虑的最大原因。通过“理”知识点,考生会发现“原来就这些考点,我已经都掌握了,易错点我也都理顺出来掌握了....”,这些都可以帮助考生消除疑惑,获取自信。

 

秦皇岛学大教育咨询热线:400-039-0335

在线QQ:1801654085

秦皇岛学大教育校区地址:

华联校区:文化路与西沙滩路交叉口(华联商厦南行50米)

四道桥校区:四道桥公交站(金阳大厦底商)

 

相关推荐
热点资讯
热门话题